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

從“末梢”到“前沿”——隴南碧口派出所“古鎮(zhèn)新治”成效顯

來源: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:張曦云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29
字號:A A    顏色:

白龍江畔,青石板巷。清晨的隴南碧口古鎮(zhèn)在裊裊炊煙中蘇醒,茶馬古道的銅鈴聲早已遠去,取而代之的是社區(qū)民警巡邏的腳步聲。


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隴南重鎮(zhèn),正經歷著深刻蛻變——


1.jpg


近年來,文縣公安局碧口派出所堅持發(fā)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以建立完善“專業(yè)+機制+大數(shù)據(jù)”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突破口,規(guī)范“兩隊一室”運行,搭建治安管理“一屏管”,實現(xiàn)治安要素管控可視化、清單化、流程化,構建協(xié)同高效的警務體制機制,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,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(xù)提升。


從守護青瓦木樓的“鐵腳板”到覆蓋全鎮(zhèn)的“智慧天網”,從調解鄰里糾紛的“八茶調解”機制,到多元共治的“平安聯(lián)盟”,在歲月流轉中,碧口派出所用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為古鎮(zhèn)治理注入全新內涵。


從“警情等人”到“人找警情” 古鎮(zhèn)平安的時空對話


“楊警官,又巡邏呢?有你們在,晚上出來散步心里踏實多啦!”傍晚時分,在茶韻廣場,居民張大爺看到正在巡邏的民警楊國林,熱情地打招呼。


2.jpg


這樣的場景,與三年前“報警電話響不停,民警疲于奔命”的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。民警們走出派出所,把辦公桌“搬”到了古街巷口、茶市攤前?!耙郧笆亲葓缶?,現(xiàn)在是我們主動找問題?!崩蠗罘_他的“民情日記本”,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各家各戶的情況。


3.jpg


科技賦能讓這場“時空對話”更加生動,在古鎮(zhèn)街頭巷尾,高清視頻探頭24小時“守望”著。


變“矛盾中轉站”為“問題終點站” 氤氳茶香里的治理智慧


“要不是你們出面調解,我和鄰居這梁子怕是解不開了?!?在八茶調解室里,居民趙大哥對民警感激地說。原來,趙大哥和鄰居因茶園邊界問題產生了糾紛,雙方各執(zhí)一詞,互不相讓,甚至差點動起手來。


4.png


接到報警后,民警立即趕到現(xiàn)場。分別聽取了訴求,了解到矛盾的根源在于雙方溝通不暢,都覺得自己有理。民警分別做雙方的思想工作,經過多次調解,雙方終于達成一致。


像這樣的矛盾糾紛調解案例,在碧口派出所還有很多。推行以茶暖人心、以茶說人生、以茶述糾紛、以茶找支點、以茶拆面子、以茶置梯子、以茶握手和、以茶溯回訪“八茶調解”機制,憑借著耐心、細心和責任心,深入群眾中間、茶園地頭,了解矛盾癥結,運用情理法相結合的方式,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(tài),維護了社區(qū)的和諧穩(wěn)定。


讓“法治理念”扎根“街頭巷尾” 穿越山水的法治星光


“民警同志,我想問一下,要是遇到網絡詐騙該怎么辦???” 在社區(qū)開展的法治宣傳活動現(xiàn)場,居民陳阿姨向民警問道。在碧口古鎮(zhèn),法治宣傳不是生硬的說教,而是融入市井生活的點點滴滴。


55.jpg


針對山區(qū)群眾居住分散的特點,碧口派出所組建了由民警、一村一輔警、村干部和鄉(xiāng)賢組成的“普法隊”,建立責任清單,明確包抓責任,推動普法工作從“大水漫灌”向“精準滴灌”轉變,讓法治精神融入古鎮(zhèn)肌理。


在碼頭、茶市等人流密集區(qū)設置法治宣傳點,通過一次次的法治宣傳活動,群眾的法治觀念不斷增強,法治意識逐漸提高,為基層社會治理營造了良好環(huán)境。


古鎮(zhèn)中街旁開茶店的李大姐深有感觸:“以前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,現(xiàn)在民警天天在街上講,連我小孫子都知道‘不輕信、不轉賬’。”這樣的轉變,正是碧口派出所推行“精準滴灌”的生動寫照。


5.jpg


暮色中的碧口古鎮(zhèn),沿街燈籠次第亮起。石城墻頭,剛結束走訪的民警與納涼群眾嘮著家常;無人機正掠過古建筑進行夜間巡檢;指揮中心的電子屏上,關鍵部位一目了然......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交融間,一幅“安居畫卷”正徐徐展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