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水縣“五治”融合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

網站首頁 » 慶陽

合水縣“五治”融合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


責任編輯:孔令聞
發(fā)布時間:2020-11-03

慶陽市合水縣委、縣政府緊緊圍繞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,突出科技引領,堅持政治引領、智治支撐、法治保障、自治強基、德智教化“五治”融合,積極探索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徑,努力推進“平安合水”“法治合水”“智慧合水”建設。

合水縣在全面推進縣鄉(xiāng)村三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中,積極探索綜治中心與矛盾調處中心、便民服務中心等共建共用、一體化運行模式,最大限度集約力量資源,做實做強基層治理“指揮部”。推行“社區(qū)黨支部+網格黨小組”黨建組織架構,建立“黨建+網格治理”工作體系,切實發(fā)揮社區(qū)黨員在網格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,將黨的領導體現在基層治理最末梢。

主動擁抱大數據、人工智能新時代,推動社會治理體系架構、運行機制、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。合水縣建成了智慧合水運行管理中心,成立了國有獨資大數據投資有限公司,創(chuàng)建了華為云服務存儲平臺和數據交換平臺,整合政務服務資源目錄涉及的36個部門的基礎數據219萬條,歸集接入了車管、不動產、市場監(jiān)管等行業(yè)業(yè)務系統19個,依托海量的大數據資源,智慧校園、智慧小區(qū)、智慧城管、智慧醫(yī)療建設已初見成效,駕馭社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顯著增強。

聚焦“一網、一門、一次”改革打造高標準政務服務中心,進駐部門41個,便民服務企業(yè)11家,設置服務窗口114個,常駐工作人員120名,一站辦理政務服務事項1741項,最大限度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。

通過“三維建模+傾斜攝影+衛(wèi)星矢量”構建社會治理一張圖,合水縣將縣域內建設規(guī)劃、行業(yè)監(jiān)管、網格化服務管理、視頻資源等各種應用覆蓋疊加到“一張圖”上,實現可視化指揮調度和智能化管理服務,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的實時性和精準度。

確立了“綜治中心+網格化+信息化”發(fā)展思路,根據人口密度、治安狀況和地緣特點,在城區(qū)劃分網格32個,農村劃分網格489個,同步研發(fā)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和微信小程序,網格內信息查詢、隱患信息上報、便民服務事項均可網上閉環(huán)流轉辦理,夯實治理基礎。

實施“雪亮工程”建設,合水縣整合各類視頻資源2820路,通過系統對各類視頻資源進行智能分析,按照不同技術要求定義預警狀況,滿足公安、住建、城管、水務、環(huán)保、交通、市場監(jiān)管等多部門使用,為快速處置各類隱患問題提供數據支撐。

為深入貫徹依法治縣工作要求,合水縣深入開展普法宣傳“十進”和法律明白人培養(yǎng)工程,建設法治宣傳長廊、法治宣傳街區(qū)36處,為86個行政村配齊法律顧問,為28所中小學校聘任了法制副校長,選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3個,組織政法干警和機關干部進機關、進單位、進學校、進企業(yè)、進農村、進社區(qū),開展掃黑除惡知識宣傳、風險隱患排查,讓人民群眾親近法治、共享法治,構建良法善治新格局。

織密群防群治網絡,調動群眾力量參與防控體系建設,合水縣在城區(qū)組建了50人規(guī)模的應急處突隊伍,農村每個村子建立治保會、警務室、義務巡邏隊,選聘網格員、治安戶長等群防力量912名,開展信息搜集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、巡邏守護,把社會治理觸角延伸到每個村莊、每戶家庭,使合水縣刑事、治安案件發(fā)案逐年下降,群眾自治組織的微治理釋放出巨大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