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更好地發(fā)揮人民調解員在基層維護社會和諧穩(wěn)定中“第一道防線”的作用,慶陽市合水縣充分挖掘慶陽紅色資源,發(fā)揚“馬錫五式”工作方法,打造“馬錫五式調解”品牌,培養(yǎng)了一批公開公正公平、維護群眾利益、貼心服務群眾的“馬錫五式”人民調解員。截至目前,全縣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12起,成功調解208起,調解成功率達98%。
劉永斌是合水縣固城司法所專職人民調解員,由于經常進村入戶和群眾打交道,兩年多來,他利用“1+3+X”合水調解新模式,化解了百余起社會矛盾糾紛。群眾見到他都親切地打招呼、拉家常,信賴之情溢于言表。
都說人民調解工作是一份“跑斷腿,磨破嘴”的苦差事,劉永斌卻不這么認為。每天走村串戶,穿梭田間地頭,他為的就是能幫群眾解開心中的“疙瘩”,他出色的調解能力得到了群眾的認可。
今年3月8日,村民孫某與鄰居因房子的排水出路問題發(fā)生矛盾糾紛。孫某找到合水縣司法局固城鎮(zhèn)人民調委會,請求解決兩人之間的糾紛。劉永斌通過走訪和現(xiàn)場勘察了解情況,對兩人房子的排水問題進行了協(xié)商,利用“馬錫五式”調解方式,使孫某與鄰居多年的房子排水問題得到了化解。
合水縣固城司法所所長羅清峰說:“像劉永斌這樣的‘馬錫五式’調解員,能在情感上貼近群眾,正是我們迫切需要的。只有打造好‘馬錫五式’調解員隊伍,才能有效預防化解矛盾,做到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(zhèn)、矛盾不上交。”
合水縣固城鎮(zhèn)調委會建立了調解微信群,做到與轄區(qū)群眾“成群”,與司法人員、綜治員、網格員“成群”,與轄區(qū)企業(yè)、個體工商戶“成群”,全面掌握轄區(qū)治安動態(tài)、社會動向,及時了解轄區(qū)內矛盾隱患,預防矛盾糾紛發(fā)酵,助推轄區(qū)矛盾糾紛化解。依托“合水網格”APP,及時將矛盾糾紛上傳,實現(xiàn)了對網格員、專(兼)職人民調解員及矛盾糾紛案件的掌上動態(tài)管理,積極運用“紅黃綠”劃分矛盾糾紛等級,科學研判社會矛盾糾紛變化發(fā)展趨勢,動態(tài)感知、預警社會矛盾風險點,做到預先處置、及時化解,達到群防群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。
今年,合水縣將在全縣范圍內推選出具有矛盾糾紛化解經驗、德高望重的群眾代表,重點加強培養(yǎng)鍛煉,使他們成為像劉永斌一樣的“馬錫五式”人民調解員,組建以品牌為引領的專業(yè)調解團隊,達到“六個一”(一個法治講堂、一個調解中心、一個法治宣傳長廊、一個調解團隊、一系列管理制度、一套經驗做法)“楓橋經驗”模式,協(xié)助開展治安隱患排查,化解民間矛盾糾紛,不斷提高基層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。